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400-650-1086
首页 > 最新资讯 > 滨罢新闻 > 正文

入主办公室,iPad 还差了什幺?

admin 2015-09-14 14:34:55 0

大约四年前,《经济学人》的一位评论员 N. V. 曾写道:“谁会真的想要一台平板电脑呢?它是很时髦,但是不上不下。它可以移动上网,却不可以打电话。和电脑比呢,即使是最轻便也比它多个键盘,有足够记忆体,还可以装公司级应用——要工作的人,还是不能靠平板电脑。”

隔了数月,他又说,苹果迟早需要出一个公司级的 iPad,比 iPad Air 功能更强大,价钱也更贵,像 Surface Pro 一样配备键盘壳,而且大概会命名为 iPad Pro。

现在这个预言里的 iPad Pro 终于实现了。本周的苹果发表会上,CEO Tim Cook 宣称它是“一片简单的多点触控玻璃,可以立刻变形成你想要的几乎任何东西”,而且要“重塑人们在公司的工作方式”。

几家平板电脑製造商之间的抢夺战,已经明确地从系统之争、高阶低阶之争,转变成了个人级和公司级之争。

后电脑时代,平板电脑从家庭入侵办公室

早在 2013 年,桌上型电脑和笔记型电脑销量终结性的下滑,对下一代办公用电子产物的需求就已经显现。次年,以个人消费者使用为主的平板电脑,销量也出现了衰退。个人市场的饱和,又进一步促使了平板电脑转投公司级市场。

(根据公开资料整理的平板电脑全球发货量趋势图。)

追溯到更早些年,iPad 的定位还是一件摆在家庭客厅里的消遣型电子产物,而办公室由 Windows 系统和 Office 软体套装统治,人们很难会想到前者会有取代后者的潜力。比起电脑,iPad 不是处理任务的最佳设备,它只是好到刚刚足够做一些事,但唾手可得。想像人们在家不断地为了一封 email、一趟查询、一盘游戏而启动电脑,等待系统载入,运行例行的诊断,开启多个幕后程式,然后才能可以入手去做这些小事。而平板电脑,就像电视,按一下就开,但又比电视能做的更丰富,由此确保了平板电脑在家庭中得到偏爱,个人使用习惯迅速成熟。

随后就产生了“IT消费者化”的现象(customerisation of IT)。人们不再想要一个带来带去的个人电脑,而是想要一件无所不能的小玩意,随时随地都可以接入的云端运算。《经济学人》这样描述:“个人电脑也许算得上是『个人的』,但是智慧型手机和平板电脑是亲密无间的,不固定在桌面上,而是可以拿在手里,带去任何地方。”当然,也包括带去办公室。这种风潮自下而上地推动了 IT 公司的管理者们转变态度,从原先配备指定工作设备,演变成了 BYOD 的办公方式,(BYOD 即 bring your own device 的缩写,意为“带你自己的设备来”。)平板电脑登堂入室,成为常规的生产力工具之一。

苹果和微软的争霸赛

在这块公司级的新市场里,微软、诺基亚基于 Windows 系统的平板电脑和 iPad 正面交锋。2013 年 10 月 22 日,微软开售 Surface 新机型,合作伙伴诺基亚也在阿布达比发布了 Lumia 2520,数小时之后,苹果也发布了 iPad Air 和升级的 iPad mini。而就在苹果发表会之前不久,微软又抢先宣布戴尔、惠普成为 Surface Pro 3s 的经销商,并且预告新产物将包含一系列公司级应用和售后服务。但紧接着峰迴路转,微软副总裁 Kirk Koenigsbauer 又出现在了苹果的发表会上,展示了 iPad Pro 版 Office 和 TypeKit 等应用。

这一安排之所以令人瞠目,不仅因为微软和苹果曾是宿敌,更因为独家供应在平板电脑上的 Office 系列是微软在硬体销售上得以和苹果分庭抗礼的镇店之宝。同样,传统的办公软体大多基于 Windows 电脑系统开发,易于和 Windows 系统的平板电脑衔接。昔日在电脑上享有霸权的微软就像是老来得子,用一点余力给予了 Surface Pro 出生时的先天优势,而Surface Pro 也反过来延续和巩固了微软办公产物的生态系统。

但必须承认的是,苹果的品牌更受欢迎。平板电脑的购买者里每三个人就有一个会选择 iPad。硅谷资深的科技行业观察者 Paul Sao 评价:“消费者科技正在变成一种时尚。现在苹果是最大的时尚品牌。“《经济学人》则称苹果为电子产物中的 Gucci。现在加上触控笔 Apple Pencil 和键盘 Smart Keyboard,新型的 iPad 如虎添翼,人们抱怨 iPad 不好用的理由又少了几条,同时,选择 Surface 的理由也少了。

安卓和亚马逊难入局

除了上述两家,这场平板大战里的其他参与者似乎没有那幺瞩目。事实上,在这场发表会之后,他们有可能会更黯然。这里面一部分是基于安卓系统的製造商,如韩国的三星、LG,中国的联想、华为,台湾的华硕、宏碁;另一部分是以电子阅读器为基础的製造商,比如美国的亚马逊和 Barnes & Noble。

这些公司的产物定位仍然以满足个人级的娱乐和消费为主,尺寸小巧(7-9 英寸),和大萤幕手机相互趋近,迎合了人们可能需要的任一种对于掌握和观赏都舒适的大小。和价格接近笔记型电脑的办公用平板电脑相比,“不做正事”的消遣用平板电脑通常也採取低价销售策略。尤其是谷歌和亚马逊,一百多块美金的定价可能比硬体的製造成本还低。但是前者可以靠硬体培养使用者全方位依赖谷歌服务的习惯,后者也可以让用户更容易在 亚马逊 的电商平台上消费,包括电子书平台 Kindle 商店。

值得一提的是,安卓硬体製造商和亚马逊都尝试过打入高阶市场。比如安卓手机,从行业龙头三星的 Galaxy S6,到行业新星 HTC 的 HTC One,销售业绩都很颓靡。亚马逊 更是垫底的输家,智慧型手机 Fire Phone 仅仅在发布后的 2 个月内,合约价格就从 199 美元跳水到了 99 美分(2 年合约,32GB 机型)。而平板产物 Kindle Fire 在今年年初显示,在 2014 年第四季度的销量同比下跌近 70%。本周,亚马逊宣布搁置手机开发业务,同时退守低阶市场,预计在年内推出 50 美元的廉价平板电脑。主打个人消遣的定位,成也于斯,败也于斯。

大型平板电脑的办公属性

让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看 N. V. 批评早期 iPad 不能用来办公的理由:

记忆体功率不够;萤幕尺寸尴尬;不能打电话;缺少公司级应用;没有键盘。

很明显,iPad Pro 已经可以把这个单子全部划掉了。iPad Pro 设有从 32GB 到 128GB 的内建快闪记忆体,A9X 处理器也被苹果称为是“桌面电脑级别”,性能胜过过去 12 个月内市面上出售的 80% 的笔记型电脑,图像方面更是可以胜过 90% 的笔记型电脑。知名科技部落客 John Gruber 评价:“苹果的处理器新片已经到了一个要超车的时刻了,iPad Pro 发售之后就能见分晓,也许 A9X 已经超越了英特尔处理器在同等硬体里的初始速度,即便没有,明年的 A10X 也肯定会超越。”

至于萤幕尺寸的问题,放大到 12.9 英寸的 iPad Pro 可以在同个萤幕运行两个完整尺寸的 iPad 应用。考虑到电脑在多视窗间需要点击一下才能进入使用状态,iPad 的多工处理体验也许会比电脑更好。也许还是会有人老调重弹,这个尺寸的 iPad 无论如何都要一个包了,既然都拿了包,还不如带个笔记型电脑。——好吧,这大概是男性的思路,至少对于一个女性来讲,可以选择少带一个键盘的重量,也可以用小而薄的手提包了,that makes the difference。

通讯方面,苹果很早就已经给出了整合方案,用 MacBook 和 iPad 都可以接通 iPhone 上的来电。虽然还不尽完善,但通讯一体化已成趋势。刚刚在 9 月 6 日,微软也宣布一体化的通讯应用 Universal Skype 进入内测,基于 Windows 系统的手机、平板电脑和电脑可以无缝衔接,手机上的电话、短讯也可以和 Skype 的网路电话、网路短讯整合。

苹果赶追公司级应用部署

从 2014 年起,各大平板电脑製造商都经历了销量显着下降的困局,iPad 没能例外,市场份额也被后起的安卓和微软侵蚀。千家万户都已经有了平板,市面上新出的款型又缺乏突破,个体市场明显地趋向饱和——儘管 5 年前人们才刚刚见到了第一部平板电脑。

苹果要向公司级市场寻求出路,势必要让 App Store 里具备更多生活工具和游戏以外的优质应用。和微软合作在 iPad Pro 上发布 Office 系列只是其中的一步:使用户可以左边开着 Outlook,右边写着 Word,写完就能自动被载入到邮件附件里去;无线键盘上的数位快速键对应指定应用快速切换;Outlook 和 Translator 可以对接到 Apple Watch 上。

但比起 Surface Pro 上大量公司级管理、调度、安全类应用,已经硬体上的经销、保修服务,iPad 需要拍马追赶。或许是借鑒微软和戴尔、惠普等老牌公司服务商的结盟,苹果也缔结了 IBM 和思科两位盟友。而根据《华尔街日报》在 8 月中旬的报导,还有超过 40 家不知名的科技公司在为 iPad Pro 开发公司级应用,多数用于财会和销售演示。此外,苹果还邀请施乐等公司来训练苹果的公司业务人员,与 AT&T 、Verizon 协商向公司分销苹果的设备和应用。

根据公司移动安全服务商 Good Technology 在今年第二季度发布的调查报告,机构组织使用移动端应用的习惯持续增长,除 Email 之外,67% 的公司还会使用 2 个以上的应用,5% 的公司会使用 10 个以上的应用。在个人生活里针头线脑的需求都可以找应用来解决的时代,这些资料暗示着公司级应用巨大的潜在需求。

针对平板硬体特性的创新空间

针对平板电脑的硬体特性,可以创新的空间也很宽阔。我的同事、36氪的硬体测评专家吴思远认为 iPad Pro 的发表也许会引导软体开发商重新思考公司应用的对话模式,摆脱现有用户习惯的顾虑,让他们适应触控、手势、语音等新一代输入形式;此外,使用场景也会发生变化,便携可移动的特点会让更多人在车上、户外办公。吴思远还补充说,这次发表会上没有展示 iPad Pro 这款准桌面设备和 iPhone 的联动,即资料、任务共用和管理方式,算是美中不足。

另外,iPad Pro 还带来了新的硬体配件,Smart Keyboard 和 Apple Pencil 两个硬体配件。前者比 Surface Pro 3 的 Type Cover 更轻,支撑也更稳定;后者则褒贬不一。 会计金融类应用《挖财》的产物总监陈进认为触控笔是“鸡肋”,考虑用户的办公体验,未来还是应该让 iPad 适配滑鼠。而在媒体和网路上,也有许多人嘲笑苹果公司出了贾伯斯最讨厌的产物。但 Verge 的作者 Nick Statt 反驳,贾伯斯当时真正讨厌的是不能用手指点触的萤幕,而且在宣传第一代 iPhone 时,他也还没有考虑到今时今日的局面:人们有了平板电脑,还用它来工作。

对于设计师和插画师行业来说,触控笔和数位板几乎是必备设备,使用舒适便捷,还可以处理图像细节。有了 Apple Pencil,iPad 也可以成为设计师生产力设备的选择之一。今天,恐怕业务受到 Apple Pencil 挤压的蓝牙触控笔公司 Fifty Three 宣布适配其触控笔 Pencil (是的,它家的笔也叫 Pencil)的绘图应用 Paper 登陆 iPhone,未来还将拓展至安卓系统。未来平板+笔的配备模式很可能会普及到所有平板机型上,iPad 发展的最极致的方向就是能真的代替纸笔。

iPad Pro 还有什幺问题?

iPad Pro 也许又会是一件明星产物。就像陈进猜测的:“高阶配备+方便好携带+超长待机,这样的 产物对长期差旅的人来说应该是一大福利,很可能会成为商旅人士、白领、设计师们的『街机』。”

但要让 iPad Pro 真正成为“一块无所不能的玻璃”,关键还是在于大量协力厂商应用开发者的参与。而科技部落客 Ben Thompson 却恰恰认为,苹果并没有给予这些开发团队宽阔的盈利前景。微软和 Adobe 已经把它们的办公软体从一次性收费方式改为订阅式收费,获得了更可持续的盈利模式。然而,苹果 App Store 的制度却大大限制了协力厂商开发者的利润空间。应用不可以在购买前试用,这样用户很少愿意购买优质但高价的应用(而办公类应用通常都不便宜);应用翻新版本难以带来新的营收;应用开发者和用户没有直接交流的途径,难以顺畅地向用户宣传新版本。

如果苹果不重视改善协力厂商开发者们的处境,也许那位《经济学人》的 N. V. 又可以评论:“谁会真的想要一台平板电脑呢?它是很时髦,可以行动上网,可以打电话。有笔,有键盘,有足够记忆体,但就是没什幺好的公司级应用可装——要工作的人,还是不能靠平板电脑。”

文章来源:机房监控

售前咨询

专线:刘刚 13911133352

贰-尘补颈濒:112417434蔼辩辩.肠辞尘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7-2020 by Create-china.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未经许可,任何模仿本站模板、转载本站内容等行为者,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电话:86+10-62104277/2248/4249 传真:86+10-62104193-819 网站齿惭尝

智慧机房

在线体验

颁搁贰础罢贰·机房监控&苍产蝉辫;体验端&苍产蝉辫; 用户名:础诲尘颈苍&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密码:12345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