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郑博仁,原文刊载于Cherubic Ventures,《数位时代》获授权转载。
2010 年我创办心元资本以来,在硅谷、中国与亚洲之间观察跨国的科技发展,见证了网页到 App 的行为改变。现在,人们过去谈论的大数据、机器学习与人工智慧等技术,正透过新的应用方式呈现给使用者?—?— software bots(软体机器人)是继网页和 App 之后的新一代介面,成为了众人涌入开发的平台。
没有介面才是好介面发现 “Penny” 时,我很兴奋地向同事展示,它是一款个人的财务管理 App,连结使用者的银行帐户后,能够记录收入和支出,甚至追踪消费目的。 Penny 没有华丽的软体介面,它模拟了通讯软体的文字沟通,让使用者感觉像与虚拟助理互传讯息一般,以既定的指令语句,例如 “My spending graph”(我的支出图表)来呼唤结果。限制使用者的输入内容正是 bots 成功之处,在过去,硬体公司的载体联网后,期望蒐集与分析资料能够协助使用者做出更好的决策,但机器学习分析后的结果与呈现,往往包含太多的选项,使用者不知道该查看收支图表、还是了解消费分布,无法解决即时的资讯需求,打不到痛点,最后又沦为无用的庞大资料。又例如,Siri 等个人虚拟助理推出时,众人一阵疯狂,但无边无际的问题造成一来一往的效率低落,有多少人得以藉此管理日常生活呢?而 bots 整合资料后,在框架指令的前提下,直觉地提供使用者真正在乎、真正重要的资讯。
图说:个人财务管理 Penny 的介面
如果你有配戴运动手环,例如 Fitbit,在 App 上会看见你一天走了多少步、燃烧了多少脂肪,但你是否能够想像,一个软体机器人直接向你说:
&濒诲辩耻辞;你这週只运动了叁小时,但应该再运动五小时,以下这些是可以运动的空闲时段,以及附近的健身房位置&谤诲辩耻辞;
这样直接呼应需求的推播提醒,才是资料透过机器学习后,对使用者而言具有价值的应用。
平台的 bots 生态系除了 Penny,新闻媒体 Quartz 也推出原生机器人讯息 App,透过互动问答了解读者的阅读习惯与爱好,这些独立运作的 bots 不受平台限制,终止服务的风险较低。
然而平台内的 bots 则享有使用者介面统一、平台的推广力量与平台的资料爬梳等优势。通讯软体 Telegram、公司沟通平台 Slack、Facebook Messenger 与微信公众号都正在打造自家的 bots 生态系。 Telegram 内的 bots 目前大多是轻巧的小工具,例如图片搜寻、查看天气和汇率换算。但相较严谨的公司平台 Slack 上有许多商务服务 bots,例如检核团队绩效的 Nikabot、扫描收据后自动彙整差旅支出的 birdly、整合 Google Anaylytics 等数据分析软体的 Statsbot。微信内的公众号则是真人与 bots 参半,提供即时的客户服务,快速订机票、订餐等等。Facebook Messenger 的野心自去年 F8 年会揭开序幕,宣布支援讯息内的第三方服务,除了我自己很爱用的 GIPHY 这类趣味的内容工具,随着 Facebook 出现愈来愈多商家页面,Facebook Messenger 也串接商家与客户的订单细节、物流追蹤等工具。
图说:差旅支出软体机器人 Birdly
由于介面类似,自然而然文字型的 bots 围绕着通讯软体,但随着开发教学工具与社群的出现降低了门槛,相信将看见多元模式的软体机器人出现,解决特定需求,机会也将拓展至物联网和车联网等新平台。
另一个 bots 出现时机的重点则是,年轻一代的使用行为完全虚拟化,他们在社群媒体上的互动就代表了“社交”,未来虚拟实境成熟,可能根本沉浸在另一个世界,软体介面不该再是指令,而需要“互动”才能满足需求。
亚洲的硬体优势让物联网公司风涌而起,许多公司也体悟到软体为主、硬体为辅,期望替使用者记录生活细节、创造价值。过去我们挂心每一个装置都各自拥有独立 App,难以整合,其实更需要思考蒐集来的资料如何和使用者产生长远连结。当独立 App 开发者、平台的生态系与使用者行为都已成熟,bots 绝对是现在与未来,提供有价值资讯的趋势。
心元资本Cherubic Ventures创办人、天使投资人。
文章来源:机房监控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7-2020 by Create-china.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未经许可,任何模仿本站模板、转载本站内容等行为者,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电话:86+10-62104277/2248/4249 传真:86+10-62104193-819 网站齿惭尝
智慧机房
在线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