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在520总统就职演说中,曾经提到:&濒诲辩耻辞;新政府将打造一个以创新、就业、分配为核心价值,追求永续发展的新经济模式。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强化经济的活力与自主性,加强和全球及区域的连结。&谤诲辩耻辞;展示了海洋国家积极对外接轨的企图,也提到多次年轻人动弹不得的低薪困境。
今日困境源于过去数十年来台湾当权者与资源分配者的错误决策(蓝绿皆然):台湾一直不成比例的将目光聚焦于科技製造业以及低毛利的代工业,人才政策、法规设计、资金分配及政策补贴都以这些产业为依归。这些产业为台湾在全球科技硬体供应链里打造了不可或缺的位置,创造许多出口额,但决策者们却也忽视了全球风起云涌的网路业,且因2000年的网路泡沫,将网路与泡沫永远画上等号,或归类于&濒诲辩耻辞;不适合台湾发展的行业&谤诲辩耻辞;。
过去的15年间,美国、中国、日本、韩国以及其他地区,都在2000年泡沫后又经过两三轮的景气循环,出现了近百家市值超过十亿、百亿甚至千亿的网路公司;以Google、Facebook、亚马逊为首,这些公司在许多商业及非商业领域以颠覆式的创新改变了人类行为──从消费习惯(PayPal)、讯息传递(Facebook、LINE与Snapchat)、教育(Coursera)、交易(Uber与Airbnb)、娱乐 (YouTube、Netflix与Twitch)甚至理财。“Mobile is eating the world.”,这些产业免厂房、无污染、高成长、高效率、创造新工作、国际化,吸引各国年轻人才加入。台湾的年轻人想从事网路业,要不就得离乡背井去美国、中国、东南亚,要不就在对网路新创极度不友善的法规框架里咬紧牙根存活。
在新政府所提出的亚洲硅谷白皮书里,对网路业仍付之阙如,而将重点放在生技医药研发、智慧机械、绿色能源、国防产业与滨辞罢,这些产业虽然都很重要,但作为一个长期关注网路业20年的媒体,我们对于亚洲硅谷计画绝口不提硅谷最核心的软体业,感到相当错愕。
我们希望靠网路、靠年轻人赢得选举的蔡总统及执政团队,能建立对网路业的深入理解,注入正确的资源与支持,以总统的高度来扶持属于年轻人的未来产业,以下是我们的几点建议:
建议 1:号召有经验且年轻的海内外网路新创/创投人(平均年龄小于40岁)年纪60、70岁的大官们,对网路产业的认知,恐怕比不上一个在硅谷/北京网路业工作叁年的年轻人,或是在台湾辛苦创业好几年的创业家。许多台裔青年,在美国新创圈当过创业者,或参与早期公司,打造上亿美元的公司,之后转身便成一线创投合伙人,这些都是政府可以咨询跟网罗的对象。当新加坡总理直接到硅谷延揽软体人才回国创业,韩国以国家之力打造创新产业的同时,我们应该急起直追。
建议 2:开放的人才政策新产业需要新人才,要做与全球连结的事业,却不开放外籍白领来台,叫做精神分裂。我们建议政府开放外国人才来台参与创业团队,从事产物设计与国际行销的核心工作,并与本土创业团队互补,移除最低薪资门槛,让新创公司可以股权等较具弹性的方式支付这些外国合作人。如果担心对本国人才产生排挤效应,可以採总量管制,扬弃过去事事防弊的心态,以开放的心胸打造台湾成为真正的多元社会。
建议 3:针对创新的教育改革在大学里,聘请具实务经验的老师与学术型教授双轨併行。并以美国史丹佛大学或韩国碍础滨厂罢为师,积极鼓励教授及学生利用学校资源,从事具应用价值的研究及布局有商业价值的专利,并鬆绑教授及研究生参与新创公司的相关规定,例如可持股、保留教职,或推出弹性的兵役制。
建议 4:与国际惯例相容的新创公司股权设计台湾公司法的股权设计还是以製造业思维为主,出资者为大,忽略创业者的风险与机会成本。在台湾现行公司法框架下,对于新创募资相当不利,而且这些做法会在一开始就扼杀了创业者的动机。蔡玉玲担任政委期间推动闭锁型公司法,对相关制度开始进行改革,希望政党轮替后仍能继续推行。此外,众筹式的股权投资,可以参考美国的AngelList或Jobs Act法案,搭配税法调整,为筹资不易的新创公司引进更多活水。
文章来源:机房监控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7-2020 by Create-china.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未经许可,任何模仿本站模板、转载本站内容等行为者,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电话:86+10-62104277/2248/4249 传真:86+10-62104193-819 网站齿惭尝
智慧机房
在线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