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神经科学研究告诉我们,运动、玩游戏、谈恋爱、药物成瘾等,都会影响不同区域的脑部活动,然而现有报告发现,过去 15 年常用于脑神经研究的“功能性磁振造影(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软体有 bug,导致研究数据的假阳性率高达 70%,也让 4 万份的研究结果可信度受到质疑。
软体漏洞影响研究数据判读
常用于脑部研究的 fMRI,原理为透过“磁振造影”检测血液流动的改变,可分析受测者在执行特定活动时活化的脑部区域。例如,当特定脑部区域被使用,该区域的血流也会增加。而用来分析 fMRI 数据的软体,则是将大脑分为微小的立体像素,以这些立体像素群聚的位置,判断脑部特定区域的血流。
不过,根据瑞典 Linköping 大学和英国 Warwick 大学研究员在 PNAS 期刊发表的研究指出,软体漏洞会过度夸大立体像素群聚的现象,可能指向错误的研究结果。
他们从资料库捞出 449 位健康民众的 fMRI 脑部活动数据,并将这些资料分为 20 组、产生 300 万个对照组,用三种热门 fMRI 分析软体(包含 SPM、FSL 和 AFNI)重新测量。原本估计仅会有 5% 的合理误差,但最终发现假阳性率竟高达 70%,即 fRMI 软体可能会将根本没有被活化的脑部区域判断在活动。
研究负责人 Anders Eklund 指出:“虽然 fMRI 已推出 25 年,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它最常用的统计方法竟然没有用实际资料验证过。”
报告作者将受影响研究件数从 4 万下修至 3,500 件
这份报告看似撼动了过去的脑神经科学研究,但也有部分人表示该软体漏洞对大脑神经研究带来的冲击并非想像中大。
《Discovery Magazine》认为,这份报告指出的漏洞只有影响到“活化成像(activation mapping)”的相关研究,其它利用功能性神经联结(functional connectivity)和多体素模式分析(multi-voxel pattern analysis ,MVPA)的磁振造影研究并不受影响。此外,儘管软体有 70% 的假阳性率,但并不代表那 70% 的阳性结果都是错的,其中也可能包含许多正确的判断。
另一方面,报告指出的软体漏洞已在 2015 年 5 月修复,报告共同作者 Thomas Nichols 也在上周将软体漏洞影响的研究数从 4 万下修至 3,500 件。不过,这份报告也揭露过去脑部研究只呈现结果而不公布背后数据的问题,令外界难以确定研究结果在统计上是否有效。
文章来源:机房监控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7-2020 by Create-china.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未经许可,任何模仿本站模板、转载本站内容等行为者,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电话:86+10-62104277/2248/4249 传真:86+10-62104193-819 网站齿惭尝
智慧机房
在线体验